- 徐锦芬;邱钰景;
本研究基于在线英语学习环境的特点,回顾了学习者投入的理论框架与相关文献,聚焦于中国大学生群体,编制了大学生在线英语学习投入量表。基于4,240名大学生的有效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26.0与AMOS 26.0软件进行了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包含22个题项,形成了涵盖“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社会投入”及“能动性投入”的五因子结构。这一发现不仅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确保了其较好的信度与效度,还印证了现有在线英语学习者投入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因此,本研究为评估与优化大学在线英语学习者投入度提供了可靠工具,也为相关教学培训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5年01期 No.340 39-5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 贾文峰;李德超;
思维模式作为学习者对能力可塑性的基本信念,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遵循量表开发与验证的基本步骤,从理论构建、量表设计到实证检验三个阶段,开发并验证了英汉翻译能力思维模式量表。在理论基础上,本研究基于思维模式理论及翻译能力模型,提出英汉翻译能力思维模式包含固定型(认为翻译能力是固定且难以提高的)和成长型(认为翻译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包括母语能力、英语能力和转换能力三个维度。据此设计了包含18个题目的量表,并通过施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结构效度、聚敛与区分效度以及准则关联效度。本研究首次系统开发了测量英汉翻译能力思维模式的量表工具,为进一步研究翻译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奠定了基础,对翻译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5年01期 No.340 51-62+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 邹帅;金艳;
课程标准和语言能力标准是语言教育体系的主要参照依据,标准之间的对接有助于提升体系的一致性、连贯性和透明度。本研究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对国内外语言教育领域课程标准与能力标准的对接研究进行梳理。基于47篇文献的分析,发现该领域以不同层级和类别的美国标准之间的对接为主,其次是《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对接研究。研究内容以标准之间的对接关系分析为重点,也包括对接方法和理论问题的探索。对接方法主要包括量化的标准设定法、编码法、匹配法,以及文本分析等质性方法。本研究对语言教育标准的完善和对接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2025年01期 No.340 63-7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 胡洁;朱一凡;
本研究依托自我决定理论,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考察了276名中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所感知的三类教师支持(即自主感、归属感与胜任感)对其外语愉悦的影响。研究发现:(1)学生感知的自主感、归属感与胜任感支持和其外语愉悦均居于较高水平;(2)学生感知的自主感、归属感与胜任感支持和其外语愉悦均呈高度正相关;(3)学生感知的归属感和胜任感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其外语愉悦;(4)学生感知的自主感支持对其外语愉悦并无显著影响。研究验证了自我决定理论运用于二语学习积极情绪研究领域的可行性,进一步揭示了三类教师支持在外语学习情境中的作用差异,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外语愉悦培养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参考,助力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教学实践的提质增效。
2025年01期 No.340 75-83+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